1. 主頁 > 從業資格 > 會計從業資格 > 會計基礎 > 會計證輔導: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會計證輔導: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發布時間:2010-06-16 19:31  來源:會計基礎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myshuangyou.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會計要素是根據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征所確定的財務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會計要素按照其性質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側重于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側重于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會計要素的界定和分類可以使財務會計系統更加科學嚴密,為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一、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根據資產的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資產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這種潛力可以來自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可以是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或者是可以轉化為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減少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流出的形式。
        資產預期能否會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資產的重要特征。例如,企業采購的原材料、購置的固定資產等可以用于生產經營過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對外出售后收回貨款,貨款即為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如果某一項目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么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也不能再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例1—5」某企業在20×7年末盤點存貨時,發現存貨毀損100萬元,企業以該存貨管理責任不清為由,將毀損的存貨計入“待處理財產損失”,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流動資產予以反映。因為“待處理財產損失”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應再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為一項資產。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資產作為一項資源,應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具體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企業享有資產的所有權,通常表明企業能夠排他性地從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通常在判斷資產是否存在時,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在有些情況下,資產雖然不為企業所擁有,即企業并不享有其所有權,但企業控制了這些資產,同樣表明企業能夠從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符合會計上對資產的定義。如果企業既不擁有也不控制資產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就不能將其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
        「例1—6」某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一項固定資產,盡管企業并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如果租賃合同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于該資產的使用壽命,企業控制了該資產的使用及其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應當將其作為企業資產予以確認、計量和報告。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資產應當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項。換句話說,只有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才能產生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例如,企業有購買某存貨的意愿或者計劃,但是購買行為尚未發生,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因此而確認存貨資產。
        「例1—7」甲企業和乙施工單位簽訂了一項廠房建造合同,建造合同尚未履行,即建造行為尚未發生,因此不符合資產的定義,甲企業不能因此而確認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資產。
        (二)資產的確認條件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還應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從資產的定義可以看到,能否帶來經濟利益是資產的一個本質特征,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經濟環境瞬息萬變,與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能否流入企業或者能夠流入多少實際上帶有不確定性。因此,資產的確認還應與經濟利益流入的不確定性程度的判斷結合起來,如果根據編制財務報表時所取得的證據,與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那么就應當將其作為資產予以確認;反之,不能確認為資產。例如,某企業賒銷一批商品給某一客戶,從而形成了對該客戶的應收賬款,由于企業最終收到款項與銷售實現之間有時間差,而且收款又在未來期間,因此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在銷售時判斷未來很可能收到款項或者能夠確定收到款項,企業就應當將該應收賬款確認為一項資產;如果企業判斷在通常情況下很可能部分或者全部無法收回,表明該部分或者全部應收賬款已經不符合資產的確認條件,應當計提壞賬準備,減少資產的價值。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財務會計系統是一個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系統,其中計量起著樞紐作用,可計量性是所有會計要素確認的重要前提,資產的確認也是如此。只有當有關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時,資產才能予以確認。在實務中,企業取得的許多資產都是發生了實際成本的,例如,企業購買或者生產的存貨,企業購置的廠房或者設備等,對于這些資產,只要實際發生的購買成本或者生產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就視為符合了資產確認的可計量條件。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取得的資產沒有發生實際成本或者發生的實際成本很小,例如,企業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對于這些資產,盡管它們沒有實際成本或者發生的實際成本很小,但是如果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話,也被認為符合了資產可計量性的確認條件。                 
        二、負債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負債的定義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根據負債的定義,負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負債必須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它是負債的一個基本特征。其中,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這里所指的義務可以是法定義務,也可以是推定義務。其中法定義務是指具有約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通常在法律意義上需要強制執行。例如,企業購買原材料形成應付賬款,企業向銀行貸入款項形成借款,企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交納的稅款等,均屬于企業承擔的法定義務,需要依法予以償還。推定義務是指根據企業多年來的習慣做法、公開的承諾或者公開宣布的政策而導致企業將承擔的責任,這些責任也使有關各方形成了企業將履行義務解脫責任的合理預期。例如,某企業多年來制定有一項銷售政策,對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內的售后保修服務,預期將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務就屬于推定義務,應當將其確認為一項負債。
        2.負債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也是負債的一個本質特征,只有企業在履行義務時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才符合負債的定義,如果不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的,就不符合負債的定義。在履行現時義務清償負債時,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用現金償還或以實物資產形式償還;以提供勞務形式償還;部分轉移資產、部分提供勞務形式償還;將負債轉為資本等。
        3.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負債應當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換句話說,只有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才形成負債,企業將在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負債。
        「例1—8」某企業向銀行借款1 500萬元,即屬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的負債。企業同時還與銀行達成了2個月后借入2 000萬元的借款意向書,該交易就不屬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不應形成企業的負債。
        (二)負債的確認條件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從負債的定義可以看到,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是負債的一個本質特征。在實務中,履行義務所需流出的經濟利益帶有不確定性,尤其是與推定義務相關的經濟利益通常需要依賴于大量的估計。因此,負債的確認應當與經濟利益流出的不確定性程度的判斷結合起來,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與現時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就應當將其作為負債予以確認;反之,如果企業承擔了現時義務,但是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負債的確認條件,不應將其作為負債予以確認。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負債的確認在考慮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同時,對于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應當能夠可靠計量。對于與法定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流出金額,通常可以根據合同或者法律規定的金額予以確定,考慮到經濟利益流出的金額通常在未來期間,有時未來期間較長,有關金額的計量需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的影響。對于與推定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流出金額,企業應當根據履行相關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估計,并綜合考慮有關貨幣時間價值、風險等因素的影響。
        三、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所有者權益的定義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它是企業資產中扣除債權人權益后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又體現了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理念。
        (二)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構成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含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構成。商業銀行等金融企業在稅后利潤中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也構成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業的資本部分,它既包括構成企業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也包括投人資本超過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即資本溢價或者股本溢價,這部分投入資本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被計入了資本公積,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公積項目下反映。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額、現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額(有效套期部分)等。
        留存收益是企業歷年實現的凈利潤留存于企業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計計提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三)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中的剩余權益,因此,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例如,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產,在該資產符合企業資產確認條件時,就相應地符合了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當該資產的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所有者權益的金額也就可以確定。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