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 銀行從業資格 > 公司信貸 > 2012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公司信貸》第10章知識精講

      2012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公司信貸》第10章知識精講

      發布時間:2012-04-23 15:17  來源:公司信貸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myshuangyou.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本信息來源于:http://www.233.com/ccbp/zhidao/xindai/20120420/091921580.html

      2012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公司信貸》第10章知識精講

      第一節 貸款臺同與管理
      一、貸款合同簽訂

      1.貸款合同概述
      (1)貸款合同的定義貸款合同,是從貸款人主體角度提出的,一般是指可以作為貸款人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法人、其他組
      織之間就貸款的發放與收回等相關事宜簽訂的規范借貸雙方權利義務的書面法律文件。.從借款人主體角度而言,貸款合同也稱為借款合同。
      (2)貸款合同的內容
      貸款合同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當事人的名稱(姓名)和住所、貸款種類、幣種、貸款用途、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借貸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擔保方式、違約責任等。
      ②根據貸款新規的相關規定,貸款人應在合同中與借款人約定提款條件以及貸款資金支付接受貸款人管理等與貸款使用相關的條款,提款條件應包括與貸款同比例的資本金已足額到位、項目實際進度與已投資額相匹配等要求。
      ③貸款人還應在合同中與借款人約定,借款人出現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未按約定方式支用貸款資金、未遵守承諾事項、申貸文件信息失真、突破約定的財務指標約束等情形時借款人應承擔的違約責任和貸款人可采取的措施。
      (3)貸款合同的分類
      貸款合同分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兩種。
      格式合同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業務管理要求,針對某項業務制定的在機構內部普遍使用的格式統一的合同。
      (4)貸款合同的制定原則
      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合同應當依據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現行制度規定、業務操作規程以及業務需求制定,并應遵守以下原則:
      ①不沖突原則,即貸款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②維權原則,即貸款合同要在法律框架內充分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
      ③適宜相容原則,即貸款合同要符合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各項基本制度的規定和業務發展需求;
      ④完善性原則,即貸款合同文本內容應力求完善,借貸雙方權利義務明確,條理清晰。
      2.貸款合同的簽訂
      經 審批同意后,貸款人應與借款人及其他相關當事人簽訂書面借款合同、擔保合同等相關合同。合同中應詳細約定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避免對重要事 項未約定、約定不明或約定無效。根據《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貸款人應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對與貸款相關的重要內容作出承諾,承諾內容包括:貸 款項目及其借款事項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向貸款人提供完整、真實、有效的材料;配合貸款人對貸款的相關檢查;發生影響其償債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項時及時 通知貸款人;進行合并、分立、股權轉讓、對外投資、實質性增加債務融資等重大事項前征得貸款人同意等。
      貸款合同的簽訂流程如下。
      (1)填寫合同
      貸款發放人員在填寫有關合同文本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合同文本應該使用統一的格式,對單筆貸款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在合同中的其他約定事項中約定;
      ②合同填寫必須做到標準、規范、要素齊全、數字正確、字跡清晰、不錯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③需要填寫空白欄且空白欄后有備選項的,在橫線上填好選定的內容后,對未選的內容應加橫線表示刪除;合同條款有空白欄,但根據實際情況不準備填寫內容的,應加蓋“此欄空白”字樣的印章;
      ④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擔保方式、還款方式、劃款方式等條款要與貸款最終審批意見一致。
      (2)審核合同
      合同填寫完畢后,填寫人員應及時將合同文本交由合同復核人員進行復核。同筆貸款的合同填寫人與合同復核人不得為同一人。
      ①合同復核人員負責根據審批意見復核合同文本及附件填寫的完整性、準確性、合規性,主要包括:文本書寫是否規范;內容是否與審批意見一致;合同條款填寫是否齊全、準確;文字表達是否清晰;主從合同及附件是否齊全等。
      ②合同文本復核人員應就復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合同填寫人員溝通,并建立復核記錄,交由合同填寫人員簽字確認。
      (3)簽訂合同
      合同填寫并復核無誤后,貸款發放人應負責與借款人(包括共同借款人)、擔保人(抵押人、出質人、保證人)簽訂合同。
      ①在簽訂(預簽)有關合同文本前,應履行充分告知義務,告知借款人(包括共同借款人)、保證人等合同簽約方關于合同內容、權利義務、還款方式以及還款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等。
      ②借款人、保證人為自然人的,應在當面核實簽約人身份證明之后由簽約人當場簽字;如果簽約人委托他人代替簽字,簽字人必須出具委托人委托其簽字并經公證的委托授權書。對保證人為法人的,保證方簽字人應為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理人,授權代理人必須提供有效的書面授權文件。
      ③對采取抵押擔保方式的,應要求抵押物共有人在相關合同文本上簽字。
      ④借款人、擔保人等簽字后,貸款發放人應將有關合同文本、貸款調查審批表和合同文本復核記錄等材料送交銀行有權簽字人審查,有權簽字人審查通過后在合同上簽字或加蓋按個人簽字筆跡制作的個人名章,之后按照用印管理規定負責加蓋銀行貸款合同專用章。
      ⑤銀行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辦理合同公證。
      二、貸款合同管理
      1.貸款合同管理的定義及模式
      (1)貸款合同管理的定義
      貸款合同管理,是指按照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要求,對貸款合同的制定、修訂、廢止、選用、填寫、審查、簽訂、履行、變更、解除、歸檔、檢查等一系列行為進行管理的活動。
      (2)貸款合同管理模式
      貸款合同管理一般采取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和各業務部門、各分支機構分級劃塊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貸款合同是民事合同,通過合同所確立的民事關系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法律關系,所以通過簽訂合同建立法律關系的行為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貸款合同本身的特征決定了貸款合同管理工作不同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法律專業問題,應由專門的法律工作部門或崗位歸口管理。
      法 律工作部門對貸款合同的制定、簽訂和履行負有監督、檢查和指導的職責。各業務部門和各分支機構作為合同具體管理單位,負責本部門、本機構的合同簽訂和履 行。銀行業金融機構和所屬各部門、各 分支機構對貸款合同的管理應做到落實機構、人員和制度,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
      2.貸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整體來看,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合同管理中尚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合同簽署前審查不嚴
      合同簽署前審查不嚴,往往會隱藏法律風險。這類法律風險表現為對借款人的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審查不嚴。
      根 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如借款人損害國家利益的,或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等強 制性規定的,或借款人主體資格存在瑕疵的,均可能導致貸款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如果銀行與借款人之間形成的借貸法律關系無效或效力待定,會對銀行保全債權 產生不確定性。
      (2)貸款合同存在不合規、不完備等缺陷
      當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使用的主要是格式合同,部分合同條款設置得較為粗略簡單, 對需要約定的情形和可能出現的各類情況考慮得不夠充分,因而操作中會因合同本身的問題產生法律糾紛。例如:
      ①對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貸款資金約束不 力。銀行在發放貸款之前,必須對貸款項目進行考察,明確貸款用途,同時還要對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進行考察,以判斷貸款風險的大小。借款人擅自改變貸款用途, 將會對貸款收回造成風險。實踐中,很多貸款合同中只是概括地約定借款人不得擅自更改資金使用用途,而沒有約定違約救濟方式,借款人一旦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 貸款資金,銀行往往對其束手無策。部分貸款合同雖然約定了在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時,貸款人可對違約使用部分自違約使用之日起按照一定的標準計收 罰息,但對所適用的基礎利率約定不明確,也會引起爭議。
      ②未明確約定銀行提前收回貸款以及解除合同的條件。在實踐中,很多貸款合同沒有明確約定銀 行提前收回貸款的具體條件,即使明顯發生不利于貸款人的情形,貸款人也很難提前收貸并解除合同。
      ③未明確約定罰息的計算方法。在實踐中,由于貸款合同未明 確約定罰息的計算方法并予以特別提示或說明,借貸雙方經常會對罰息的計算方式產生分歧,借款人經常認為罰息的計算基礎僅僅為本金,不包括利息,而銀行計算 罰息的基礎為本金與利息之和。
      ④擔保方式的約定不明確、不具體。擔保是保護銀行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選擇何種擔保方式對銀行利益的實現至關重要。 在實踐中,少數貸款合同對物的擔保(抵押、質押等)與人的擔保(保證)約定較為模糊,在第三人提供保證的情況下,到底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責任保證約定不 明,給以后發生糾紛時實現擔保權益帶來不確定因素。
      (3)簽約過程違規操作
      在貸款合同簽訂過程中,有些銀行違規操作,對下列情形疏于管理:
      ①對有權簽約人主體資格審查不嚴。合同一般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簽字,如果與主體資格有瑕疵的當事人簽署合同,將導致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
      ②對借款人基本信息重視程度不夠。借款人的基本信息關系到借款主體資格和合同的真實有效性,必須如實填寫并確保基本信息中相關事項與簽字或蓋章一致。
      ③抵押手續不完善或抵押物不合格。如果辦理共有財產抵押手續時未取得財產共有人書面同意,或以未成年人的財產抵押、法律法規禁止設定抵押的財產設定抵押等,很可能會導致抵押權無法實現。
      (4)履行合同監管不力
      ① 借款合同的變更不符合法律規定。合同的變更包括當事人變更、擔保合同的變更、貸款展期、借款合同提款計劃和還款計劃的調整及其他合同內容的變更。按照規 定,變更借款合同須經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變更協議,并將變更協議作為原借款合同的附件。在實踐中,個別信貸員缺少法律意識,對合同變更的嚴肅性認識不 夠,沒有履行法定手續,造成信貸風險。此外,貸款合同變更未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由于保證人只對已簽字的保證內容承擔擔保責任,如果在原貸款合同變更時 未重新取得保證人的書 分支機構對貸款合同的管理應做到落實機構、人員和制度,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
      2.貸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整體來看,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合同管理中尚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合同簽署前審查不嚴
      合同簽署前審查不嚴,往往會隱藏法律風險。這類法律風險表現為對借款人的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審查不嚴。
      根 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如借款人損害國家利益的,或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等強 制性規定的,或借款人主體資格存在瑕疵的,均可能導致貸款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如果銀行與借款人之間形成的借貸法律關系無效或效力待定,會對銀行保全債權 產生不確定性。
      (2)貸款合同存在不合規、不完備等缺陷
      當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使用的主要是格式合同,部分合同條款設置得較為粗略簡單, 對需要約定的情形和可能出現的各類情況考慮得不夠充分,因而操作中會因合同本身的問題產生法律糾紛。例如:
      ①對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貸款資金約束不 力。銀行在發放貸款之前,必須對貸款項目進行考察,明確貸款用途,同時還要對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進行考察,以判斷貸款風險的大小。借款人擅自改變貸款用途, 將會對貸款收回造成風險。實踐中,很多貸款合同中只是概括地約定借款人不得擅自更改資金使用用途,而沒有約定違約救濟方式,借款人一旦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 貸款資金,銀行往往對其束手無策。部分貸款合同雖然約定了在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時,貸款人可對違約使用部分自違約使用之日起按照一定的標準計收 罰息,但對所適用的基礎利率約定不明確,也會引起爭議。
      ②未明確約定銀行提前收回貸款以及解除合同的條件。在實踐中,很多貸款合同沒有明確約定銀 行提前收回貸款的具體條件,即使明顯發生不利于貸款人的情形,貸款人也很難提前收貸并解除合同。
      ③未明確約定罰息的計算方法。在實踐中,由于貸款合同未明 確約定罰息的計算方法并予以特別提示或說明,借貸雙方經常會對罰息的計算方式產生分歧,借款人經常認為罰息的計算基礎僅僅為本金,不包括利息,而銀行計算 罰息的基礎為本金與利息之和。
      ④擔保方式的約定不明確、不具體。擔保是保護銀行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選擇何種擔保方式對銀行利益的實現至關重要。 在實踐中,少數貸款合同對物的擔保(抵押、質押等)與人的擔保(保證)約定較為模糊,在第三人提供保證的情況下,到底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責任保證約定不 明,給以后發生糾紛時實現擔保權益帶來不確定因素。
      (3)簽約過程違規操作
      在貸款合同簽訂過程中,有些銀行違規操作,對下列情形疏于管理:
      ①對有權簽約人主體資格審查不嚴。合同一般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簽字,如果與主體資格有瑕疵的當事人簽署合同,將導致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
      ②對借款人基本信息重視程度不夠。借款人的基本信息關系到借款主體資格和合同的真實有效性,必須如實填寫并確保基本信息中相關事項與簽字或蓋章一致。
      ③抵押手續不完善或抵押物不合格。如果辦理共有財產抵押手續時未取得財產共有人書面同意,或以未成年人的財產抵押、法律法規禁止設定抵押的財產設定抵押等,很可能會導致抵押權無法實現。
      (4)履行合同監管不力
      ① 借款合同的變更不符合法律規定。合同的變更包括當事人變更、擔保合同的變更、貸款展期、借款合同提款計劃和還款計劃的調整及其他合同內容的變更。按照規 定,變更借款合同須經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變更協議,并將變更協議作為原借款合同的附件。在實踐中,個別信貸員缺少法律意識,對合同變更的嚴肅性認識不 夠,沒有履行法定手續,造成信貸風險。此外,貸款合同變更未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由于保證人只對已簽字的保證內容承擔擔保責任,如果在原貸款合同變更時 未重新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很可能會面臨保證人不承擔責任的風險。
      ②扣款侵權,引發訴訟。貸款人在催收貸款過程中不按法律程序辦事,在未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單方面扣劃借款人、擔保人資金,或私自扣押借款人的財產及物品,或利用借款人、擔保人在本機構開戶的條件扣收款項,造成侵權糾紛。
      (5)合同救濟超時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權適用2年訴訟時效規定,即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內,權利人不向法院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便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勝訴權。
      訴訟時效還需要注意抵押權的行使期間。《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實踐中,對此應加以注意。
      3.加強合同管理的實施要點
      由于貸款合同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借款人、擔保方乃至法律環境等方方面面,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1)建立完善有效的貸款合同管理制度
      銀行業金融機構能否有效管理貸款合同,把好貸款合同關,是其經營管理成敗和服務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想要規范貸款合同管理,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涵蓋合同管理全部內容的管理制度,使貸款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管理層次清楚、職責明確、程序規范。
      (2)修訂和完善貸款合同等協議文件
      為了真正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權利,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全面梳理過去制定或執行的貸款合同的內部流程、框架和內容,著重強化貸款支付環節的約定和要求借款人和擔保人履行承諾的條款,提高貸款合同中承諾條款的執行力,并按照約定檢查、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防止貸款被挪用。
      (3)加強貸款合同規范性審查管理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各類貸款合同應當進行規范性審查。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指定掌握銀行業務知識和相應法律知識的人員擔任合同審查員,在合同簽章前對已填寫或打印完畢的合同進行審核。規范性審查應確保以下幾點:
      ——合同文本選用正確;
      一—在合同中落實的審批文件所規定的限制性條件準確、完備;
      ——格式合同文本的補充條款合規;
      一一主從合同及憑證等附件齊全且相互銜接;
      ——合同的填寫符合規范要求;
      ——一式多份合同的形式內容一致;
      ——其他應當審查的規范性內容。
      此外,對修改貸款合同條款內容、在“其他事項”中填寫內容、增加或限制銀行業金融機構權利義務、非格式合同、簽訂補充協議、變更或解除已經成立的合同的,必須進行法律審查。
      (4)實施履行監督、歸檔、檢查等管理措施
      首先,為保障合同的及時、有效履行,防止違約行為的發生,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貸款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通過監督可以了解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類貸款合同的履行情況,及時發現影響履行的原因,以便隨時向各部門反饋,排除阻礙,防止違約的發生。
      其次,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定期對合同的使用、管理等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整改。
      (5)做好有關配套和支持工作
      首先,要做好內部管理部門和崗位的設置和分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合理落實貸款合同管理各環節的負責部門和崗位,建立法律工作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
      其次,要做好教育培訓工作。由于貸款新規對貸款合同管理作出的調整比較大,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做好對內部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
      最后,要做好借款人等有關方面的解釋宣傳工作。新調整的貸款合同管理加強了對借款人的約束,容易引起借款人和擔保人的誤解甚至抵觸。
      因此,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做好充分的解釋說明和宣傳教育工作,使借款人充分理解貸款新規,清楚貸款合同的內容變動,積極配合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借貸意識和文化。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