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 銀行從業資格 > 風險管理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第五章第三節考點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第五章第三節考點

      發布時間:2011-11-28 13:16  來源:風險管理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myshuangyou.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5.3 操作風險評估與控制

        5.3.1 風險評估與控制環境

        1.公司治理

        良好的公司治理目標:

        ①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其下設的議事和決策機構,建立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

        ②明確董事會和董事、監事會和監事、高級管理層和高級經理人員在組織管理中的責任;

        ③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對董事會討論事項發表客觀公正的意見;

        ④建立外部監視制度,對董事會、董事、高級管理層及其成員進行監督。

        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及內部相關部門在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方面所承擔的職責。

        2.內部控制

        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商業銀行有效識別和防范操作風險的重要手段。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商業銀行管理操作風險的基礎,巴塞爾委員會認為,資本約束并不是控制操作風險的最好方法,對付操作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是嚴格的內部控制。

        3.合規管理文化

        目前,違規、內部欺詐等損失事件在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中占比超過80%,這說明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最嚴重問題是制度的遵循性,也就是內部控制的符合性或者合規性問題。

        健康有效的合規管理文化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合規管理理念;二是加強管理層的驅動作用;三是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四是創建學習型組織。

        4.信息系統

        商業銀行信息系統包括主要面向客戶的業務處理系統和主要供內部管理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統。

      5.3.2 風險評估要素、原則和方法

        1.風險評估要素

        一是內部操作風險損失事件數據。內部操作風險損失數據收集是商業銀行對內部操作風險損失事件形成的損失信息記錄、匯總、分析的過程。操作風險損失數據的收集要遵循客觀性、全面性、動態性、標準化的原則。

        客觀性

        全面性

        動態性

        標準化

        (1)損失數據收集的內容

        ①總損失數額信息;

        ②損失事件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單位信息;

        ③總損失中收回部分信息;

        ④損失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的詳細程度應與總損失規模相稱)。

        (2)損失數據收集的流程

        (3)損失數據收集的步驟

        二是外部數據。由于那些可能危及商業銀行安全的低頻率、高損失事件是很稀少的,所以,必須利用相關的外部數據(無論是公開數據還是行業整合數據)來解決多數商業銀行評估操作風險時因內部損失數據有限、樣本數過少而導致統計結果失真的問題。

        使用外部數據必須配合采用專家的情景分析,求出嚴重風險事件下的風險暴露。

        三是業務環境和內部控制因素。

        為了滿足監管資本的要求,商業銀行在風險計量框架中使用這些因素時,須符合以下標準;

        ①要將每一個因素調整為有意義的風險要素,應基于實際經驗,并征求專家對相關業務領域的意見。

        ②在風險評估中,商業銀行對這些因素變動的敏感度和不同因素相對權重的設定必須合理。

        ③該框架及各種實施情況,包括針對實際評估作出調整的理由,都應當有文件支持,并接受商業銀行內部和監管當局的獨立審查。

        2.風險評估原則

        由表及里原則。具體可以劃分為:非流程風險、流程環節風險和控制派生風險。

        自上而下原則。

        從已知到未知原則。

        3.風險評估方法

        操作風險識別與評估的主要方法包括自我評估法、損失事件數據方法和流程圖等。其中,運用最廣泛、方法最成熟的自我評估法被稱為操作管理的三大基礎管理工具之一。

        (1)自我評估法的原則

        自我評估法就是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全員風險識別,識別出全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點,并從損失金額和發生概率兩個角度來評估風險大小。

        自我評估的主要目標是鼓勵各級機構承擔責任及主動對操作風險進行識別和管理。

        (2)自我評估的作用

        (3)自我評估的工具和方法

        (4)自我評估的工作流程

        第一階段:全員風險識別與報告。

        第二階段:作業流程分析和風險識別與評估。作業流程分析和風險識別與評估是進行控制措施識別與評估的基礎和前提。

        第三階段:控制活動識別與評估。

        第四階段:制定與實施控制優化方案。自我評估的最終目的是優化控制措施,解決沒有控制、控制不足以及控制過度問題。

        第五階段:報告自我評估工作和日常監控

      5.3.3 主要業務風險控制

        1.柜臺業務

        柜臺業務泛指通過商業銀行柜面辦理的業務,是商業銀行各項業務操作的集中體現,也是最容易引發操作風險的業務環節。柜臺業務范圍較廣,包括賬戶管理、存取款、現金庫箱、印押證管理、票據憑證審核、會計核算、帳務處理等各項操作。

        (1)主要操作風險點

        ①賬戶開立、使用、變更與撤銷;

        ②現金存取款;

        ③柜員管理;

        ④重要憑證和重要物品管理;

        ⑤現金庫箱管理;

        ⑥平賬和賬務核對;

        ⑦抹賬、錯賬沖正、掛賬、掛失業務。

        (2)操作風險成因

        (3)操作風險控制要點

        ①完善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不斷細化操作細則,并建立崗位操作規范和操作手冊,通過制度規范來防范操作風險。

        ②加強業務系統建設,盡可能將業務納入系統處理,并在系統中自動設立風險監控要點,發現操作中的風險點能及時提供警示信息。

        ③加強崗位培訓,特別是新業務和新產品培訓,不斷提高柜員操作技能和業務水平,同時培養柜員崗位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④強化一線實施監督檢查,促進事后監督向專業化、規范化邁進,改進檢查監督方法,同時充分發揮各專業部門的指導、檢查和督促作用。

        ⑤嚴格執行各項柜臺業務規定。

        2.法人信貸業務

        法人信貸業務是國內企業/機構類業務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國內商業銀行最主要的商業銀行業務。法人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經營的以企業/機構客戶為服務對象的信貸業務,包括法人客戶貸款業務、貼現業務、商業銀行承兌匯票等業務。按照法人信貸業務的流程,可分為評級授信、信貸調查、信貸審查、信貸審批、貸款發放、貸后管理六個環節。

        (1)主要操作風險點

        ①評級授信

        ②信貸調查

        ③信貸審查

        ④信貸審批

        ⑤信貸放款

        ⑥貸后管理

        (2)操作風險成因

        (3)操作風險控制要點

        ①牢固樹立審慎穩健的信貸經營理念,堅決杜絕各類短期行為和粗放管理。

        ②倡導新型的企業信貸文化。

        ③改革信貸經營管理模式。

        ④明確主責任人制度。

        ⑤加快信貸電子化建設。

        ⑥提高信貸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⑦把握關鍵環節。

        ⑧提高法律介入程度。

        3.個人信貸業務

        (1)主要操作風險點

        ①個人住房按揭貸款

        ②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

        ③個人生產經營貸款

        ④個人質押貸款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